篚字的意思和解釋
篚
⺮部 共16畫 上下結構 U+7BDA CJK 基本漢字
篚字概述
〔篚〕字拚音是(fěi),部首是⺮部,總筆數是16畫。
〔篚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竹匪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篚〕字倉頡碼是HSLY,五筆是TAHD,四角碼是8871.1。
〔篚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BD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706,UTF8:E7AF9A。
〔篚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篚的意思
篚 fěi ㄈㄟˇ
基本解釋
◎古代盛物的竹器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圓形的盛物竹器。
厥貢漆絲,厥篚織文。 《書 · 禹貢》洗有篚。 《儀禮 · 士冠禮》設膳篚。 《儀禮 · 燕禮》受肺脊實於篚。 《儀禮 · 士虞禮》
篚篋(竹編的小箱)
round bamboo basket;
篚的國語辭典解釋
篚的兩岸詞典解釋
篚字的翻譯
round or oval covered-baskets with short legs
corbeille
ヒ かた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