篢字的意思和解釋

lǒng gōng gǎn

⺮部 共16畫 上下結構 U+7BE2 CJK 基本漢字

⺮ 部

16 畫

10 畫

上下結構

3143141212511134

lǒng,gōng,gǎn

gung1

8880.6

U+7BE2

E7AFA2

HMBC

TAMU

𬕂

篢字概述

〔篢〕字拚音是(lǒng,gōng,gǎn),部首是⺮部,總筆數是16畫

〔篢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竹貢)組成。

〔篢〕字倉頡碼是HMBC,五筆是TAMU,四角碼是8880.6

〔篢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BE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714,UTF8:E7AFA2

篢的意思

gōng ㄍㄨㄥ

基本解釋

鬥笠。

gǎn ㄍㄢˇ

基本解釋

竹名。

lǒng ㄌㄨㄥˇ

基本解釋

〔花~〕

〔織~〕地名,均在中國廣東省。

方言,箱籠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〈方〉∶箱籠。

吾鄉為死者作齋,編竹為小筴以盛紙錢曰 黃侃《蘄春語》

bamboo baskets;

2.地名用字 。廣西荔浦縣有花篢,廣東省有織篢。

a word used in name of place;

篢字的翻譯

the name of bamboo hat

コウ ク カン コ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