簠字的意思和解釋
簠
⽫部 共18畫 上中下結構 U+7C20 CJK 基本漢字
簠字概述
〔簠〕字拚音是(fǔ),部首是⽫部,總筆數是18畫。
〔簠〕字結構是上中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⿳竹甫皿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簠〕字倉頡碼是HIBT,五筆是TGEL06 TSLF98 TGEL86 ,四角碼是8810.7。
〔簠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C2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776,UTF8:E7B0A0。
〔簠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簠的意思
簠 fǔ ㄈㄨˇ
基本解釋
◎古代祭祀時盛稻粱的器具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竹、從皿(表示與竹器有關),甫聲。本義:古代盛食物的竹製方形器具) 同本義。
左擁簠梁。 《儀禮 · 公食大夫禮》爰格爰誠,匪簠匪簋。 《紅樓夢》
簠簋(古代祭祀燕享時,盛黍、稷、稻粱的器皿);簠簋不飭(簠簋,祭器名;不飭,不整齊。比喻為官不廉潔);簠梁(盛在簠中的飯食);簠簋之風(指官吏貪財受賄的風氣)
a square grain receptacle;
簠的國語辭典解釋
簠的兩岸詞典解釋
簠字的翻譯
an ancient vessel used for holding boiled grain
panier utilisé dans le culte d'État
ホ フ 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