簰字的意思和解釋

pái

⺮部 共18畫 上下結構 U+7C30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⺮ 部

18 畫

12 畫

上下結構

314314321532511312

pái

paai4

8824.6

U+7C30

E7B0B0

HLLJ

TTHF

簰字概述

〔簰〕字拚音是(pái),部首是⺮部,總筆數是18畫

〔簰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竹牌)組成。

〔簰〕字倉頡碼是HLLJ,五筆是TTHF,四角碼是8824.6

〔簰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C3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792,UTF8:E7B0B0

〔簰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簰的意思

pái ㄆㄞˊ

基本解釋

同“”,筏子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同“”。大筏 。用竹木編的水上交通工具。

簰筏(用木或竹編的水上交通工具)同“排 2 ”

big raft;

簰的國語辭典解釋

pái ㄆㄞˊ

詳細解釋

竹筏。

《南史 · 卷八〇 · 賊臣傳 · 陳寶應傳》:“但命為簰,俄而水盛,乘流放之,突其 水柵。”

簰的兩岸詞典解釋

pái ㄆㄞˊ

詳細解釋

1.用竹、木編紮而成的水上運輸工具。

2.指紮成捆的在水上漂浮、運送的竹、木。

簰字的翻譯

bamboo raft

radeau en bambo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