簳字的意思和解釋

gǎn gàn

⺮部 共19畫 上下結構 U+7C33 CJK 基本漢字

⺮ 部

19 畫

13 畫

上下結構

3143141225111234112

gǎn,gàn

gon3

8844.1

U+7C33

E7B0B3

HJJJ

TFJF

簳字概述

〔簳〕字拚音是(gǎn,gàn),部首是⺮部,總筆數是19畫

〔簳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竹幹)組成。

〔簳〕字倉頡碼是HJJJ,五筆是TFJF,四角碼是8844.1

〔簳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C3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795,UTF8:E7B0B3

簳的意思

gǎn ㄍㄢˇ

基本解釋

箭杆。

小竹,可做箭杆。

gàn ㄍㄢˋ

基本解釋

箭羽。

簳的國語辭典解釋

gǎn ㄍㄢˇ

詳細解釋

一種細竹子。可製為箭杆。

唐 · 李賀《長平箭頭歌》:“白翎金簳雨中盡,直餘三脊殘狼牙。”

簳的兩岸詞典解釋

gǎn ㄍㄢˇ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一種細竹子(可製作箭杆);也指箭。

白翎金簳雨中盡,直餘三脊殘狼牙(唐‧李賀《長平箭頭歌》)。

簳字的翻譯

カン やが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