籋字的意思和解釋

niè

⺮部 共20畫 上下結構 U+7C4B CJK 基本漢字

⺮ 部

20 畫

14 畫

上下結構

31431413425234343434

niè,mí

nip6

U+7C4B

E7B18B

HMFB

TGWR06 TGWR98 TGWQ86

𥬞

籋字概述

〔籋〕字拚音是(niè,mí),部首是⺮部,總筆數是20畫

〔籋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竹爾)組成。

〔籋〕字倉頡碼是HMFB,五筆是TGWR06 TGWR98 TGWQ86

〔籋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C4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819,UTF8:E7B18B

籋的意思

niè ㄋㄧㄝˋ

基本解釋

鑷子。

用鑷子鉗取:“霜髯~更疏。”

古通“”,踏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鑷子 籋,箝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夾取之器曰籋,今人以銅鐵為之,謂之鑷子。”籋,小箝。——《廣韻》

forceps;

動詞

1.用鑷子鉗取。

病骨瘦欲折,霜髯更疏。 蘇軾《和孫叔靜兄弟李端叔唱和》

pick up sth. with forceps;

2.通“”。踏,追蹤。

浮雲,晻上馳。 《漢書 · 禮樂誌 · 天馬歌》雲自可無千裏,隱霧難教見一斑。 金 · 元好問《東平送張聖與北行》

follow;

籋字的翻譯

ジョウ ジュウ ビ ミ ベイ メイ ニュウ ニ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