籑字的意思和解釋
籑
⺮部 共21畫 上下結構 U+7C51 CJK 基本漢字
籑字概述
〔籑〕字拚音是(zhuàn),部首是⺮部,總筆數是21畫。
〔籑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𮅕良)組成。
〔籑〕字倉頡碼是HBUV,五筆是THDE06 THDV98 THDE86 。
〔籑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C5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825,UTF8:E7B191。
籑的意思
籑 zhuàn ㄓㄨㄢˋ
基本解釋
①同“饌”。飲食。《正字通•竹部》:“籑,同饌。”《漢書•杜鄴傳》:“陳平共壹飯之籑而將相加驩。”顔師古注:“陳平用陸賈説,以五百金為絳侯具食是也。”
②同“撰”。纂集。《字彙•竹部》:“籑,與撰同。”《漢書•司馬遷傳贊》:“自古書契之作而有史官,其載籍博矣,至孔氏籑之。”顔師古注:“籑,與撰同。”
詳細解釋
動詞
1.同“撰”。著述。
自古書契之作而有史官,其載籍博矣。至孔氏籑之,上繼 唐堯,下訖 秦繆。 《漢書 · 司馬遷傳讚》太史公仍父子相繼籑其職。 《漢書 · 司馬遷傳》
write;
2.同“馔”。飲食。
陳平共壹飯之籑而將相加驩。 《漢書》
drink and eat;
籑字的翻譯
to feed, to provide for delicacies, dainties
セ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