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字的意思和解釋
粗
⽶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7C97 CJK 基本漢字
粗字概述
〔粗〕字拚音是(cū),部首是⽶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粗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米且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粗〕字倉頡碼是FDBM,五筆是OEGG,四角碼是9791.0。
〔粗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C9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895,UTF8:E7B297。
〔粗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粗的意思
粗 cū ㄘㄨ
基本解釋
①疏忽,不周密。~心。~疏。~略。~率( shuài )。
②不精致,工料毛糙。~糙。~劣。~料。~紙。~糧。~製濫造。去~取精。
③長條東西直徑大的:~大。~壯。~重。~實。~線條(a.指毛道粗的線條:b.喻粗率的性格、作風,亦喻文章的粗略的構思)。~枝大葉。
④顆粒大的。~沙子。
⑤聲音低而大。~啞。~聲~氣。
⑥魯莽。~魯。~暴。~野。~獷。~俗。~笨。~人。~手~腳。
⑦略微。~略。~具規模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米,且聲。本義:糙米。
2.同本義。
粗,疏也。 《說文》。按,糲米也。禾黍粟十六鬥大半鬥為米一斛。糧則無矣,麤則有之。 《左傳》
粗糠(糠。稻、麥,穀子等農作物子實的皮或殼)
unpolished rice;
3.粗糧。
凡九穀,皆隨精粗,差其耗損而供焉。 《新唐書》
coarse food grains;
4.中國古代哲學範疇,指事物的表麵現象。
可以言論者,物之粗也;可以意致者,物之精也。 《莊子》
phenomenon;
5.通過一物體中心的直線長度 。
樹幹底部粗為兩米的樹。
diameter;
形容詞
1.不精,粗糙。
粗,大也。凡不精者皆曰粗。 《廣雅》其器高以粗。 《禮記 · 月令》其聲粗以厲。 《禮記 · 樂記》粗布之衣。 《荀子 · 正名》
粗糲(糙米;粗俗簡陋的飯食);粗惡(粗糙,低劣);粗食(粗糙不精的食物);粗粗(即粗糙);粗腿;粗砂;粗重(粗大笨重的家具)
rough; coarse;
2.粗疏;粗略。
愚者之言,芴然而粗。 《荀子 · 正名》。注:“粗,疏略也。”
粗斷(謙辭。胡亂裁決);粗忽(粗疏,疏忽);粗心浮氣(不細致;不沉著)
careless; inattentive;
3.略微 。
粗知一二;粗定(大致安定);粗粗(大略)
a little;
4.粗笨;粗野 。
粗漢(粗笨的人;幹粗活兒的人);粗鹵(粗俗魯莽);粗頑(粗魯刁頑)
rude; boorish;
副詞
◎剛,才 。
言粗畢,有五六盜自叢薄間躍出。《太平廣記》
just;
粗的國語辭典解釋
粗 cū ㄘㄨ
詳細解釋
形
1.疏忽、不周密。
粗心大意。
2.不精致、不細膩。
粗糙、粗茶淡飯、手工太粗了。
3.大而厚。
唐 · 皮日休《新秋即事》詩三首之二:“秋期淨掃雲根瘦,山信回緘乳管粗。”
粗聲粗氣。
4.魯莽、不文雅。
粗話、粗野。
副
◎稍微、略微。
《晉書 · 卷八九 · 忠義傳 · 嵇紹傳》:“華曆位內外,雖粗有善事,然闔棺之責,著於遠近,兆禍始亂,華實為之。”
粗具規模。
粗的兩岸詞典解釋
粗字的翻譯
rough, thick, course; rude
unfertig (Adj), derb, roh , ungehobelt
ソ ゾ あらい ほ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