絲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⺯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7D72 CJK 基本漢字

⺯ 部

12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554444554234

si1

2299.3

U+7D72

E7B5B2

VFVIF

XXIY

絲字概述

〔絲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絲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糸)組成。

〔絲〕字倉頡碼是VFVIF,五筆是XXIY,四角碼是2299.3

〔絲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D7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114,UTF8:E7B5B2

絲的意思

sī ㄙ

基本解釋

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,是織綢緞等的原料。蠶~。~綢。緙( kè )~(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。亦作“刻絲”)。

像絲的東西。鐵~。菌~。肉~。遊~。

計量單位名,10忽是1絲,10絲是1毫。

表示極少或極小的量。一~不差。 一~笑容。

綿長的思緒或感情。情~。愁~。

指弦樂器。~竹(琴、瑟、簫、笛等樂器的總稱。竹指管樂器)。

絲的國語辭典解釋

sī ㄙ

詳細解釋

1.蠶所吐的東西,可製造絹帛。

《說文解字 · 絲部》:“絲,蠶所吐也。”《詩經 · 衛風 · 氓》:“氓之蚩蚩,抱布貿絲。”

2.絲織品的總稱。

《史記 · 卷三〇 · 平準書》:“天下已平,高祖乃令賈人不得衣絲乘車。”

3.纖細如絲的東西。

唐 · 杜甫《雨》詩四首之二:“江雨舊無時,天晴忽散絲。”

雨絲、發絲、鋼絲。

4.指極微的量。

一絲不苟、一絲微笑。

5.八音之一。泛指弦樂器。

《周禮 · 春官 · 大師》:“皆播之以八音:金、石、土、革、絲、木、匏、竹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絲,琴瑟也。”

絲竹之樂。

1.以絲製成的。

《樂府詩集 · 卷七三 · 雜曲歌辭十三 · 古辭 · 焦仲卿妻》:“足下躡絲履,頭上玳瑁光。”

絲巾、絲綿。

2.極細微的、纖細如絲的。

南朝宋 · 鮑照《代陸平原君子有所思行》:“蟻壤漏山阿,絲淚毀金骨。”

絲毫、一絲不苟、一絲微笑。

絲的兩岸詞典解釋

sī ㄙ

詳細解釋

1.蠶吐出來的極細的線條狀的東西,是織綢緞等的原料。

絲織品、春蠶到死絲方盡。

2.像蠶絲一樣纖細的東西。

粉絲、鋼絲、藕斷絲連。

3.表示極小或極少的量。

絲毫、一絲不苟、一絲懺悔的意思也沒有。

4.借指弦樂器。

絲竹。

5.八音之一。參見【八音】。

6.量詞:(1)市絲,用於計算長度。1絲等於10忽,10絲等於1毫。

7.量詞:(2)市絲,用於計算質量。1絲等於10忽,10絲等於1毫。

8.量詞:(3)某些計量單位的1/10000。

絲米。

9.台⃝姓。

絲字的翻譯

silk; fine thread; wire; strings

Seide (S)​, in Streifen geschnitten (Adj, Ess)

soie, fil, filament

シ い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