綖字的意思和解釋

yán xiàn

⺯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7D96 CJK 基本漢字

⺯ 部

12 畫

6 畫

左右結構

554444321554

yán,xiàn

jin4

2191.1

U+7D96

E7B696

VFNKM

XTHP

𫄧

綖字概述

〔綖〕字拚音是(yán,xiàn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綖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延)組成。

〔綖〕字倉頡碼是VFNKM,五筆是XTHP,四角碼是2191.1

〔綖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D9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150,UTF8:E7B696

綖的意思

yán ㄧㄢˊ

基本解釋

古代覆蓋在帽子上的一種裝飾物。

古通“”,延緩;鬆懈:“百官慎職而莫敢愉(偷)~。”

xiàn ㄒㄧㄢˋ

基本解釋

古同“线”。

綖的國語辭典解釋

yán ㄧㄢˊ

詳細解釋

古代垂覆在帽子前後的飾物。

《玉篇 · 糸部》:“𫄧,冕前後垂。”《左傳 · 桓公二年》:“帶裳幅舄,衡紞紘𫄧。”

拖延、延緩。

《呂氏春秋 · 審分覽 · 勿躬》:“若此則形性彌羸,而耳目愈精;百官慎職,而莫敢愉𫄧。”

綖的兩岸詞典解釋

yán ㄧㄢˊ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古代垂覆在冠冕前後的裝飾物。

帶裳幅舄,衡紞紘𫄧(《左傳‧桓公二年》)。

2.《書》遷延;延緩。通“”。

百官慎職,而莫敢愉𫄧(《呂氏春秋‧審分覽‧勿躬》)。

綖字的翻譯

the hanging flap in the front of a hat

エン セ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