綦字的意思和解釋
綦
⽷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+7DA6 CJK 基本漢字
綦字概述
〔綦〕字拚音是(qí,qì),部首是⽷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綦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其糸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綦〕字倉頡碼是TCVIF,五筆是ADWI06 DWXI98 ADWI86 ,四角碼是4490.0。
〔綦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DA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166,UTF8:E7B6A6。
〔綦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綦的意思
綦 qí ㄑㄧˊ
基本解釋
①青黑色。~巾。
②極,很。~難。~切。言之~詳。
③姓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糸,其聲。糸( mì ),細絲。從糸的字多與絲縷布帛有關。本義:蒼灰色。
2.同本義。
綥,帛蒼艾色。 《說文》縞衣綦巾。 《詩 · 鄭風 · 出其東門》。傳:“蒼艾色女服也。”四人綦弁。 《書 · 顧命》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。 《禮記 · 玉藻》
綦巾(青白色的女服,古代未嫁女子所服);綦弁(古代蒼灰色的皮冠。一說為赤黑色的皮冠)
dark grey;
3.鞋帶。
夏葛履…,組綦係於踵。 《儀禮 · 士喪禮》
shoelace;
4.足印 。
綦跡(足跡;蹤跡);綦履(履跡;腳印);綦轍(足跡和車輪輾過的痕跡。比喻前輩的遺澤)
footprint;
5.標準。
如是則下仰上以義矣,是綦定也。 《荀子》
standard;
6.通“基”。基本。
如是則下仰上以義矣。是綦定也。 《荀子 · 王霸》
base; foundation;
7.通“极”。頂點,終了。
目欲綦色,耳欲綦聲。 《荀子 · 王霸》
top;
8.姓。
綦公(複姓);綦毋(複姓);綦連(複姓)
副詞
◎非常,很 。
綦谿(深峭,極深);綦穀(極深)
very;
綦的國語辭典解釋
綦 qí ㄑㄧˊ
詳細解釋
形
◎青黑色的。
《書經 · 顧命》:“四人綦弁,執戈上刃。”孔穎達正義引鄭玄曰:“青黑曰綦。”《詩經 · 鄭風 · 出其東門》:“縞衣綦巾,聊樂我員。”
名
1.鞋帶。
《儀禮 · 士喪禮》:“夏葛履,冬白屨,皆𫄷緇絇,純組綦係於踵。”
2.足印、印跡。
《漢書 · 卷九七 · 外戚傳下 · 孝成班倢伃傳》:“俯視兮丹墀,思兮履綦。”《文選 · 張協 · 雜詩一〇首之三》:“案無蕭氏牘,庭無貢公綦。”
3.姓。如宋代有綦崇禮。
動
◎極、甚。
宋 · 蘇軾《禮義信足以成德論》:“綦大而至天子,綦小而至農夫,各有其分不可亂也。”《聊齋誌異 · 卷一 · 焦螟》:“家人受虐已久,銜恨綦深。”
綦的兩岸詞典解釋
綦 qí ㄑㄧˊ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青黑色的。
縞衣綦巾,聊樂我員(《詩經‧鄭風‧出其東門》)。
2.《書》鞋帶。
純組綦係於踵(《儀禮‧士喪禮》)。
3.《書》印跡;足印。
案無蕭氏牘,庭無貢公綦(《文選‧張協‧雜詩十首之三》)。
4.《書》極其;非常。
家人受虐已久,銜恨綦深(《聊齋誌異‧卷一‧焦螟》)。
5.姓。
綦字的翻譯
dark grey. variegated. superlative
äußerst, Superlativ (S), Qi (Eig, Fam)
très, énormément
キ ギ あやぎぬ きわまる きわめ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