綰字的意思和解釋
綰
⺯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7DB0 CJK 基本漢字
綰字概述
〔綰〕字拚音是(wǎn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綰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官)組成。
〔綰〕字倉頡碼是VFJRR,五筆是XPHN06 XPNG98 XPHN86 ,四角碼是2397.7。
〔綰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DB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176,UTF8:E7B6B0。
綰的國語辭典解釋
綰 wǎn ㄨㄢˇ
詳細解釋
動
1.係。
《漢書 · 卷四〇 · 周勃傳》:“絳侯綰皇帝璽,將兵於北軍。”《文選 · 孔稚珪 · 北山移文》:“至其紐金章,綰墨綬,跨屬城之雄,冠百裏之首。”
2.盤結。
唐 · 劉禹錫《楊柳枝詞》九首之七:“如今綰作同心結,將贈行人知不知。”《紅樓夢 · 第三回》:“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,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。”
3.貫穿。
《史記 · 卷一二九 · 貨殖傳》:“北鄰烏桓、夫餘,東綰穢貉、朝鮮、真番之利。”明 · 徐弘祖《徐霞客遊記 · 卷五上 · 滇遊日記二》:“北有小山綰塢口,廬舍懸其上,是曰豐塘,東西南皆回峰環之。”
綰的兩岸詞典解釋
綰字的翻譯
to string together, to bind up
lier, tissu
ワン わがね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