縕字的意思和解釋
縕
⺯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7E15 CJK 基本漢字
縕字概述
〔縕〕字拚音是(yùn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6畫。
〔縕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𥁕)組成。
〔縕〕字倉頡碼是VFWOT,五筆是XLWL,四角碼是2691.7。
〔縕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E1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277,UTF8:E7B895。
縕的國語辭典解釋
縕 yùn ㄩㄣˋ
詳細解釋
名
1.新舊相混的棉絮。
《禮記 · 玉藻》:“纊為繭,縕為袍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纊,謂今之新綿也;縕,謂今之纊及舊絮也。”
2.亂麻。
《漢書 · 卷四五 · 蒯通傳》:“(裏母)即束縕請火於亡肉家。”唐 · 顏師古 · 注:“縕,亂麻也。”
形
◎紛亂。
漢 · 揚雄《法言 · 孝至》:“齊桓之時縕,而春秋美邵陵,習亂也。”晉 · 李軌 · 注:“縕,亂也。”
縕字的翻譯
tangled hemp, raveled silk; vague, confused
chanvre, vague, mystérieux, force générative, couleur orange, force générative, couleur orange, chanvre, vague, mystérieux
ウン オン イン あかい くずあさ ふるわた わ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