繃字的意思和解釋
繃
⺯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+7E43 CJK 基本漢字
繃字概述
〔繃〕字拚音是(běng,bēng,bèng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繃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崩)組成。
〔繃〕字倉頡碼是VFUBB,五筆是XMEE,四角碼是2292.7。
〔繃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E4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323,UTF8:E7B983。
繃的意思
繃 bēng ㄅㄥ
基本解釋
①束縛;捆綁。
②嬰兒的包被。
③古代的一種刑法。
④催促。
⑤張緊;拉緊。如。繃繩子;繃衣服;繃綢子等。
⑥稀疏地縫上或用針別上。如。繃被頭;紅布上繃著金字。
⑦勉強支持;硬撐。如。繃場麵。
⑧物體猛然彈起。如。彈簧繃飛了。
⑨騙(財物)。如。坑繃拐騙。
詳細解釋
動
1.形聲。從糸( mì ),朋聲。本義:束縛,捆綁。
2.纏束;包紮。
繃,束也。 《說文》禹葬 會稽,桐棺三寸,葛以繃之。 《墨子 · 節葬篇》繈,即今兒小兒繃也。今俗猶雲繃小兒矣。 《漢書 · 宣帝紀》注
繃弔拷訊(捆綁並吊起來拷問);繃爬吊拷,繃巴吊拷,繃扒吊拷(強行脫衣服,捆好吊起來拷打)
tie; wrap;
3.張緊,在兩端或邊上用力造成平直的堅挺狀態 。
弦繃得太緊了;鼓皮繃得真緊
stretch tight;
4.猛地彈起 。
蓋子一打開,彈簧就繃出來了
jump out;
5.稀疏地縫住或用針別上 。
把被麵繃一繃;袖子上繃著臂章
stitch up;
6.勉強支持;硬撐 。
繃拽(支撐);繃場麵(勉強應付,東拚西湊)
force oneself;
7.騙 [財物] 。
坑繃拐騙;訛繃(訛詐騙取財物);繃騙(騙人財物);繃子手(騙人財物的人)
cheat;
名詞
1.嬰兒的包被 。
繃帶(小兒褓衣);繃接(繈褓;包嬰兒的寬布帶)
swaddling clothes;
2.另見 běng;bèng。
繃的國語辭典解釋
繃 bēng ㄅㄥ
詳細解釋
動
1.纏束。
《說文解字 · 糸部》:“繃,束也。”
2.拉緊。
拔河時,把繩子繃得緊緊的。
3.衣物的撐緊。
衣服緊繃在身上。
4.間隔疏鬆的縫綴。
先把口袋繃在衣服上,等會兒再細細的縫。
5.勉強支持。
《西遊記 · 第二二回》:“就把吃奶的氣力也使盡了,隻繃得個手平。”
繃場麵。
名
◎背負嬰兒、孩童所用的寬布帶。
《廣韻 · 平聲 · 耕韻》:“繃,束兒衣。”《漢書 · 卷八 · 宣帝紀》“曾孫雖在繈褓”句下唐 · 顏師古 · 注:“繈,即今之小兒繃。”
繃的兩岸詞典解釋
繃 bēng ㄅㄥ
詳細解釋
1.捆綁;拉緊;撐緊。
繃帶、繃緊弦、繃直墨線、身體把緊身衣繃得緊緊的。
2.(物體)因拉得過緊而猛然彈起。
彈簧繃飛了。
3.稀疏地縫上或用針別上。
繃在布上、粗粗地繃上幾針、臂章先繃著,等會兒再細細地縫。
4.指勉強支撐。
繃場麵(勉強撐持表麵的排場)。
5.刺繡時用來繃緊綢布的用具。
竹繃、繃架、繡繃。
6.用藤皮、棕繩等編織的床屜子。
棕繃、藤繃、床繃。
繃字的翻譯
bind, draw firmly, strap
langes, broderie au métier, tendre, sauter, rebondir, coudre à longs points, faufiler, épingler, se surmener, s'éreinter, fendre, craquer
ホウ ヒョウ ま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