繩字的意思和解釋

shéng yìng mǐn shèng

⺯部 共19畫 左右結構 U+7E69 CJK 基本漢字

⺯ 部

19 畫

12 畫

左右結構

5544442511251211511

shéng,yìng,mǐn,shèng

sing4

2691.6 2791.7

U+7E69

E7B9A9

VFRXU

XXG

繩字概述

〔繩〕字拚音是(shéng,yìng,mǐn,shèng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9畫

〔繩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黽)組成。

〔繩〕字倉頡碼是VFRXU,五筆是XXG,四角碼是2691.6 2791.7

〔繩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E6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361,UTF8:E7B9A9

繩的意思

shéng ㄕㄥˊ

基本解釋

見“”。

繩的國語辭典解釋

shéng ㄕㄥˊ

詳細解釋

1.用兩股以上的麻、絲、草或尼龍絲、金屬絲絞揉成的長條物。

麻繩、草繩、尼龍繩。

2.繩墨,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。

《荀子 · 勸學》:“木直中繩,𫐓以為輪。”

3.規矩、準則。

《淮南子 · 天文》:“其佐後土,執繩而製四方。”

準繩。

4.姓。如明代有繩服。

1.約束、製裁。

《史記 · 卷六 · 秦始皇本紀》:“天下初定,遠方黔首未集,諸生皆誦法孔子,今上皆重法繩之,臣恐天下不安。唯上察之。”

繩之以法。

2.糾正。

三國魏 · 嵇康《釋私論》:“今執必公之理,以繩不公之情。”

3.衡量。

《禮記 · 樂記》:“省其文采,以繩德厚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繩,猶度也。”唐 · 孔穎達 · 正義:“繩是量度之物,經雲以繩德厚謂度量之以道德仁厚。”

4.繼承。

《詩經 · 大雅 · 下武》:“昭茲來許,繩其祖武。”

繩的兩岸詞典解釋

shéng ㄕㄥˊ

詳細解釋

1.繩子,兩股以上的絲、線等擰成的條狀物。

繩索、結繩而治、繩捆索綁。

2.《書》木工用的墨線。比喻法度或規矩。

繩墨、木直中(ㄓㄨㄥˋ zhòng)繩、準繩、進退中(ㄓㄨㄥˋ zhòng)繩。

3.《書》約束;製裁。

繩之以法、重法繩之。

4.姓。

繩字的翻譯

rope, string, cord; measure, restrain

Seil

corde, ficelle, redresser, corriger, réprimander

ショウ ジョウ ヨウ ビン ミン な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