绦字的意思和解釋
绦
⺰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7EE6 CJK 基本漢字
绦字概述
〔绦〕字拚音是(tāo),部首是⺰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绦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條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绦〕字倉頡碼是VMHED,五筆是XTSY,四角碼是2719。
〔绦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EE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486,UTF8:E7BBA6。
〔绦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绦的意思
绦 tāo ㄊㄠ
基本解釋
◎用絲線編織成的花邊或扁平的帶子,可以裝飾衣物。~子。~帶。絲~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糸( mì ),條聲。或從糸,攸( yōu )聲。本義:用絲編織的帶子或繩子) 同本義。
絛旋光堪摘,軒楹勢可呼。 杜甫《畫鷹》
玉絛環;彩絛。
silk braid;
绦字的翻譯
silk cord, ribbon
Band, Bänder (S, Tech), flechten, Litze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