缇字的意思和解釋
缇
⺰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7F07 CJK 基本漢字
缇字概述
〔缇〕字拚音是(tí),部首是⺰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缇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是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缇〕字倉頡碼是VMAMO,五筆是XJGH,四角碼是2618。
〔缇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F0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519,UTF8:E7BC87。
〔缇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缇的意思
缇 tí ㄊㄧˊ
基本解釋
◎橘紅色。~衣(古代騎士的服裝)。~帷。~騎(帝王出巡時護衛的騎兵,後指逮捕犯人的騎兵)。
詳細解釋
形容詞
1.形聲。從糸( mì ),是聲。本義:紅黃色,丹黃色。
2.同本義。
緹,帛丹黃色。 《說文》緹,赤也。 《廣雅》緹十重。 《後漢書 · 應劭傳》。注:“赤色繒也。”赤緹用羊。 《周禮 · 草人》。注:“縓色也。”四曰緹齊。 《周禮 · 酒正》。注:“成而紅赤。如今下酒也。”為治齋宮河上,張緹降帷。 《史記 · 滑稽列傳》
緹衣(指武士的服裝。因衣色丹黃而稱之);緹帷(橘紅色的絹製帳幕);緹齊(酒名。因其色呈橘紅而得名);緹騎(秦設中尉,漢武帝更名執金吾。以其為著橘紅色衣裝的騎兵,故稱之);緹幔(橘紅色的帷幕)。特指古代軍服的顏色,常用以代指武裝人員。
oranged red;
名詞
1.橘紅色的絲織物。
緹騎按劍而前,問“誰為哀者?”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緹(赤色厚繒);緹繡(赤繒與文繡);緹襲(什襲。用赤色繒把物品重重包裹起來)
orange silk fabrics;
2.莎草的籽實。
細莖有三棱,實在莖端,其色赤緹,故曰緹矣。 《爾雅》
seed;
缇字的翻譯
reddish color, red, brown
soie rouge orangé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