缌字的意思和解釋
缌
⺰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7F0C CJK 基本漢字
缌字概述
〔缌〕字拚音是(sī),部首是⺰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缌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思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缌〕字倉頡碼是VMWP,五筆是XLNY,四角碼是2613。
〔缌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F0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524,UTF8:E7BC8C。
〔缌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缌的意思
缌 sī ㄙ
基本解釋
◎細的麻布。~麻服(古代一種喪服,死者遠親穿用)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製作喪服的細麻布 。凡疏遠的親屬、親戚都服緦麻。
緦服(喪服名。為五服中最輕的一種,為期三月);緦麻(古代用細麻布製成的喪服)
fine linen;
2.古代喪服名。五種喪服之最輕者,以細麻布為孝服,服喪三個月 。
緦麻服(指為期三個月的喪服);緦麻喪(古代喪服名。五服中之最輕者);緦衰(古代為諸侯之喪服)
mourning apparel;
3.較為疏遠的親屬關係 。
緦親(較為疏遠的親屬關係);緦功(緦麻與小功。舊時五種喪服中最輕的兩種,由親緣較疏者服之);緦免(緦服與免服,均為喪服之輕者。借指關係疏遠的族人);緦服(緦麻服。多指關係較遠的族親)
distant relatives;
缌字的翻譯
coarse cotton cloth used for mourning
toi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