缛字的意思和解釋
缛
⺰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7F1B CJK 基本漢字
缛字概述
〔缛〕字拚音是(rù),部首是⺰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缛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辱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缛〕字倉頡碼是VMMVI,五筆是XDFF,四角碼是2114。
〔缛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F1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539,UTF8:E7BC9B。
〔缛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缛的意思
缛 rù ㄖㄨˋ
基本解釋
①繁密的彩飾。
②繁多,繁重,繁瑣。~禮。繁文~節。
③古同“褥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糸( mì ),辱聲。本義:繁密的彩飾。
2.同本義。
縟,繁采色也。 《說文》綢繆縟繡。 左思《吳都賦》
縟旨(繁飾的文旨);縟麗(繁飾華麗);縟繡(彩色繁麗,有如錦繡)
dense polychrome;
3.通“褥”。褥子 。
芳縟(華麗的褥墊)
mattress;
形容詞
1.繁多 。
縟采(文采繁雜。比喻雕琢文章);縟禮(繁複瑣雜的禮節。引申為厚禮,優禮)
cumbersome; elaborate;
2.煩瑣;對…闡述過詳。
文有粗縟。 《周禮 · 大宗伯》注
縟禮煩儀(煩瑣的禮儀);繁文縟節
overelaborated;
缛字的翻譯
decorative, adorned, elegant
geziert, zierte
orné, bea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