罟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⺲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+7F5F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⺲ 部

10 畫

5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2522112251

gu2

6060.4

U+7F5F

E7BD9F

WLJR

LDF

罟字概述

〔罟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⺲部,總筆數是10畫

〔罟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罒古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罟〕字倉頡碼是WLJR,五筆是LDF,四角碼是6060.4

〔罟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F5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607,UTF8:E7BD9F

〔罟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罟的意思

gǔ ㄍㄨˇ

基本解釋

魚網:“是猶無魚而為魚~也。”

指法網:“豈不懷歸?畏此罪~。”

詳細解釋

名詞

(形聲。從網,古聲。本義:網) 同本義。網的總稱。引申為法網。

,網也。 《說文》畏此罪 《詩 · 小雅 · 小明》裏革斷其而棄之。 《國語 · 魯語上》不違農時,穀不可勝食也;數(不入洿池,魚鱉,不可勝也。) 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

罟罟(亦作“罟姑”。宋元時蒙古族婦女所戴的一種冠名);罟戈(捕魚捉鳥的工具);罟網(泛指魚網)

net;

動詞

用網捕捉 [魚或鳥獸] 。

罟客(罟師。用網捕魚的人);罟船(捕魚的船)

catch with net;

罟的國語辭典解釋

gǔ ㄍㄨˇ

詳細解釋

網的總稱。

清 · 王念孫《廣雅疏證 · 卷七下 · 釋器》:“罔謂之罟。”疏證:“此罔魚及鳥獸之通名。”《孟子 · 梁惠王上》:“數罟不入洿池,魚鱉不可勝食也。”

用網捕捉魚或鳥獸。

晉 · 傅玄《羽籥舞歌》:“羲皇之初,天地開元。罔罟禽獸,群黎以安。”

罟的兩岸詞典解釋

gǔ ㄍㄨˇ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捕魚及鳥獸的網。

網罟、魚罟。

罟字的翻譯

net; snare; pressure come or go

beinhalten, anklagen

filet, châtier

コ ク あ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