罴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⺲部 共14畫 上中下結構 U+7F74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⺲ 部

14 畫

9 畫

上中下結構

形聲字

25221121544444

bei1

6033

U+7F74

E7BDB4

WLGIF

LFCO

罴字概述

〔罴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⺲部,總筆數是14畫

〔罴〕字結構是上中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罒⿱去灬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罴〕字倉頡碼是WLGIF,五筆是LFCO,四角碼是6033

〔罴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F7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628,UTF8:E7BDB4

〔罴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罴的意思

pí ㄆㄧˊ

基本解釋

熊的一種,即棕熊,又叫馬熊,毛棕褐色,能爬樹,會遊泳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棕熊 ,熊的一種,也叫馬熊或人熊,毛棕褐色,能爬樹遊水。膽入藥。

獨有英雄驅虎豹,更無豪傑怕熊 毛澤東《七律 · 冬雲》赤豹黃 《詩 · 大雅 · 韓奕》

羆九(古代傳說中的獸名);羆褥(羆皮褥子);羆貅(猶貔貅。古代傳說中的猛獸);羆虎(喻勇士)

brown bear;

罴字的翻譯

brown bear, Ursus arctos

Braunbär (lat: Ursus arctos)​ (S, Bio)

grand our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