羌字的意思和解釋

qiāng

⺶部 共7畫 上下結構 U+7F8C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⺶ 部

7 畫

1 畫

上下結構

會意字、形聲字

4311135

qiāng

goeng1

8021.1

U+7F8C

E7BE8C

TGHU

UFQB06 UNV98 UDNB86

羌字概述

〔羌〕字拚音是(qiāng),部首是⺶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羌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⿸⺶乚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、形聲字

〔羌〕字倉頡碼是TGHU,五筆是UFQB06 UNV98 UDNB86 ,四角碼是8021.1

〔羌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F8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652,UTF8:E7BE8C

〔羌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羌的意思

qiāng ㄑㄧㄤ

基本解釋

中國古代西部的民族。~笛。

中國少數民族,主要分布於四川省。~族。

文言助詞,用在句首,無義:“~內恕己以量人兮,各興心而嫉妒”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會意兼形聲。從人,從羊,羊亦聲。本義:羌族,古代西部民族之一。

2.同本義。

西戎牧羊人也。 《說文》庸蜀髳。 《書 · 牧誓》

the Qiang(Chiang)nationality, living in Sichuan;

3.中國少數民族。主要聚居在四川省茂汶縣、汶川縣、鬆潘縣境內。

4.西戎 。中國古代西部的民族,分布在今甘肅、青海、四川一帶,以遊牧為主;和漢族雜處的部分羌人,逐漸從事農耕,與漢族融合。

Qiang, an ancient nationality in China;

羌的國語辭典解釋

qiāng ㄑㄧㄤ

詳細解釋

1.中國西北少數民族之一。舊稱為西戎,分布在今大陸地區青海、甘肅、四川一帶。

2.動物名。鹿科麂屬。全身披褐色短毛,雄羌頭上長角,形體大小及吠聲似狗。行動隱密敏捷,常出沒在清晨及傍晚時的山地濃密林區,以野菜、鮮草、嫩葉為食。

3.姓。如晉代有羌迪。

句首發語詞,無義。

《楚辭 · 屈原 · 離騷》:“羌內恕己以量人兮,各興心而嫉妒。”漢 · 王逸 · 注:“羌,楚人語詞也。”

乃、卻、反而。表示轉折、並列或假設。

《楚辭 · 屈原 · 離騷》:“曰黃昏以為期兮,羌中道而改路。”《文選 · 王延壽 · 魯靈光殿賦》:“邈希世而特出,羌瑰譎而鴻紛。”

羌的兩岸詞典解釋

qiāng ㄑㄧㄤ

詳細解釋

1.哺乳動物名。體形小,多為褐色短毛,雄羌頭上有角。行動敏捷,常出沒在清晨、傍晚的山林濃密林區,以嫩芽、鮮草為食。因吠聲跟狗相似,故又稱“吠鹿”。

2.指羌族。大陸少數民族之一。參見《附錄四─大陸少數民族表》。

3.《書》連詞。表示假設、轉折、並列等關係,相當於“”、“反而”等。

曰黃昏以為期兮,羌中道而改路(《楚辭‧屈原‧離騷》)。

4.《書》助詞。多用於句首。

羌內恕己以量人兮,各興心而嫉妒(《楚辭‧屈原‧離騷》)。

5.姓。

羌字的翻譯

Qiang nationality; surname

キョウ コウ ああ えび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