聞字的意思和解釋
聞
⽿部 共14畫 半包圍結構 U+805E CJK 基本漢字
聞字概述
〔聞〕字拚音是(wén,wèn),部首是⽿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聞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⿵門耳)組成。
〔聞〕字倉頡碼是ANSJ,五筆是UBD,四角碼是7740.1。
〔聞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05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862,UTF8:E8819E。
聞的意思
聞 wén ㄨㄣˊ
基本解釋
①聽見。~診。~聽。~訊。博~強記。~過則喜。~雞起舞(聽到荒雞鳴而起舞,喻誌士及時奮發)。
②聽見的事情,消息。新~。傳~。見~。
③出名,有名望。~人。~達。
④名聲。令~(好名聲)。醜~。
⑤用鼻子嗅氣味。你~~這是什麼味兒?
⑥姓。
詳細解釋
動
1.形聲。從耳,門聲。本義:聽到。
2.同本義。
聞,知聲也。 《說文》聞耳之聰也。 《墨子經上》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。 《禮記 · 大學》聞佳人兮召予。 屈原《九歌 · 湘夫人》夜聞漢軍四麵皆 楚歌。 《史記 · 項羽本紀》妾聞誌士不飲盜泉之水。 《後漢書 · 列女傳》聞屏障中。 《虞初新誌 · 秋聲詩自序》聞舟中夜彈琵琶者,聽其音,錚錚然有京都聲。 白居易《琵琶行(並序)》
聞聲不食(聽到動物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);聞所不聞(聽到從未聽過的事情。也說聞所未聞);聞風響應(聽到風聲,便起而響應);聞雷失箸(比喻假借其他不相關的事來掩飾自己的實情);聞雞起舞(祖逖與劉琨共被同寢,夜半聞荒雞鳴,乃與琨起身舞劍。後世比喻有誌之士及時奮起)
hear;
3.聽說;知道。
聞君行仁政。 《孟子 · 滕文公上》其聞道也。 唐 · 韓愈《師說》聞道有先後。不可得聞。 清 · 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
聞問(通音訊,獲得音訊);聞道(聞知領會道理);聞說(聽說);聞得(聽說);聞知(聽說;知道)
be told; know;
4.接受 。
聞教(受教;領教);聞命(接受命令或教導);聞令(接受教誨)
accept;
5.傳佈,傳揚。
賀蘭山下陣如雲,羽檄交馳日夕聞。 王維《老將行》
聞誦(傳佈與稱道)
propagate;
6.報告上級。
聞達(向皇帝報告);聞問(通消息)
report;
7.趁,乘 。
聞早(趁早,趕早)
take advantage of;
8.聞名,出名。
名聞天下。 《史記 · 魏公子列傳》聞於諸侯。 《史記 · 廉頗藺相如列傳》聞達於諸侯。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以義聞於東南。 明 · 高啓《書博雞者事》
well-known;
9.嗅;嗅到。
與善人居,如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,即與之化矣。 《孔子家語 · 六本》羅襦襟解,微聞薌澤。 《史記 · 滑稽列傳》
自不可聞
smell;
10.通「問」。詢問;問候。
喪牛之兇,終莫之聞也。 《易 · 旅象》謂他人昆,亦莫我聞。 《詩 · 王風 · 葛藟》羣公先正,則不我聞。 《詩 · 大雅 · 雲漢》
inguire; extend gleetings to;
名詞
1.知識;見聞。
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,始吾弗信。 《莊子 · 秋水》博聞強誌。 《史記 · 屈原賈生列傳》
聞見(見聞)
knowledge;
2.傳聞,聽到的事情;消息。
求聞之若此。 《呂氏春秋 · 慎行論》網羅天下放失舊聞。 漢 · 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
新聞;趣聞;要聞;舊聞;奇聞;見聞
information;
3.聲望;威望。
令聞令望。 《詩 · 大雅 · 卷阿》前時之聞。 宋 · 王安石《傷仲永》草野之無聞者。 明 · 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聞達;聞譽之施(指身受美名);穢聞(醜惡的名聲)
popularity; prestige;
聞的國語辭典解釋
聞 wén ㄨㄣˊ
詳細解釋
動
1.聽到。
《論語 · 陽貨》:“子之武城,聞弦歌之聲。”《禮記 · 大學》:“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。”
百聞不如一見。
2.傳達、傳布。
《詩經 · 小雅 · 鶴鳴》:“鶴鳴於九皋,聲聞於野。”《呂氏春秋 · 審應覽 · 重言》:“與仲父謀伐莒,謀未發而聞其國。”
3.著稱。
《隋書 · 卷七七 · 隱逸傳 · 李士謙傳》:“髫齓喪父,事母以孝聞。”唐 · 李白《贈孟浩然》詩:“吾愛孟夫子,風流天下聞。”
4.用鼻子嗅。
《韓非子 · 十過》:“共王駕而自往,入其幄中,聞酒臭而還。”
入芝蘭之室,久而不聞其香。
名
1.知識。
《漢書 · 卷三六 · 楚元王劉交傳 · 讚曰》:“此數公者,皆博物洽聞,通達古今,其言有補於世。”《文選 · 王襃 · 四子講德論》:“俚人不識,寡見尟聞。”
見聞廣博、孤陋寡聞。
2.音訊、消息。
《文選 · 司馬遷 · 報任少卿書》:“網羅天下放失舊聞,略考其行事,綜其終始。”《後漢書 · 卷四〇 · 班彪傳上》:“彪乃繼采前史遺事,傍貫異聞,作後傳數十篇。”
新聞、趣聞。
3.姓。宋代有聞見。
聞 wèn ㄨㄣˋ
詳細解釋
名
◎名譽、名望。
明 · 張自烈《正字通 · 耳部》:“聞,聲譽曰聞。”《書經 · 微子之歌》:“爾惟踐修厥猷,舊有令聞。”唐 · 韓愈《原毀》:“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也。”
形
◎著名的、有名望的。
聞人。
聞的兩岸詞典解釋
聞 wén ㄨㄣˊ
詳細解釋
1.用耳朵聽;聽見。
充耳不聞、雞犬之聲相聞。
2.聽到的事或者消息、知識等。
見聞、趣聞、奇聞、逸聞。
3.聽說;知道。
聞一知十、朝聞道,夕死可矣。
4.用鼻子嗅。
聞到一股香味兒。
5.《書》名聲;聲譽。
如圭如璋,令聞令望(《詩經‧大雅‧卷阿》)。
6.《書》著名;有名望。
吾愛孟夫子,風流天下聞(唐‧李白《贈孟浩然詩》)、拜為上卿,以勇氣聞於諸侯(《史記‧卷八十一‧廉頗藺相如列傳》)。
7.姓。
聞字的翻譯
hear; smell; make known; news
riechen, hören (V), Wen (Eig, Fam)
entendre, sentir (une odeur), information
ブン モン きく きこ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