肄字的意思和解釋
肄
⾀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8084 CJK 基本漢字
肄字概述
〔肄〕字拚音是(yì,sì),部首是⾀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肄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𠤕聿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肄〕字倉頡碼是PKLQ,五筆是XTDG06 XTDG98 XTDH86 ,四角碼是2540.7。
〔肄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08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900,UTF8:E88284。
〔肄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肄的意思
肄的國語辭典解釋
肄 yì ㄧˋ
詳細解釋
動
1.學習。
《禮記 · 曲禮下》:“君命大夫與士肄。”《續漢書誌 · 第五 · 禮儀誌中》:“兵、官皆肄孫、吳兵法六十四陣,名曰乘之。”
肄業。
2.勞苦。
《書經 · 顧命》:“昔君文王武王,宣重光,奠麗陳教則肄。”
名
1.勞苦的事情。
《詩經 · 邶風 · 穀風》:“有洸有潰,既詒我肄。”
2.嫩枝。
《詩經 · 周南 · 汝墳》:“遵彼汝墳,伐其條肄。”
3.後裔。
《左傳 · 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晉國不恤周宗之闕,而夏肄是屏。”
肄的兩岸詞典解釋
肄字的翻譯
learn, practice, study; toil
praktizieren, ausüben
s'exercer, étudier
イ シ エイ なら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