胙字的意思和解釋
胙
⽉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80D9 CJK 基本漢字
胙字概述
〔胙〕字拚音是(zuò),部首是⽉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胙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⺼乍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胙〕字倉頡碼是BHS,五筆是ETHF,四角碼是7821.1。
〔胙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0D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985,UTF8:E88399。
〔胙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胙的意思
胙 zuò ㄗㄨㄛˋ
基本解釋
①古代祭祀時供的肉。
②福佑:“天地所~。”
③古同“祚”,指君位。
④賜予。~土(帝王以土地賜封功臣,酬其勳績)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肉,乍聲。本義:祭祀用的肉。
2.同本義。
胙,祭福肉也。 《說文》夏曰福胙。 《爾雅》王使宰孔賜齊侯胙。 《左傳 · 僖公九年》徹王之胙俎。 《周禮 · 膳夫》。注:“主人飲食之俎皆為胙俎。”祝鳧已疵獻胙。 《管子 · 小問》太子祭於曲沃,歸胙於公。 《左傳 · 僖公四年》將軍胙土分茅。(古代帝王分封諸侯,用五色土築壇,一方一色,分封某方的諸侯,就用白茅包取某方的土,連同祭肉授給他,這就叫做“胙土分茅”。) 清 · 邵長蘅《青門剩稿》
胙肉(祭祀時供神的肉);胙侑(賜以祭肉,贈以束帛,表示親近);胙餘(古稱祭祀完畢後所餘的酒肉);胙席(祭祀的酒席)
sacrificial meat;
3.通“阼”。台階。
登自胙階。 《荀子 · 哀公》。注:“胙與阼同。”踐胙之初。 漢《費亭侯曹騰碑陰》
胙階(大堂前東邊的台階。古代天子、諸侯、大夫、士,賓主相見,以東階為主人迎賓登堂之地)
step;
動詞
1.[上帝] 保佑;福佑;賜福。
天地所胙,小而後國。 《國語》
胙胤(福及子孫。因指有國,有天下者子孫相繼);胙德(舊時歌頌帝王之詞。謂有天下者之德)
bless;
2.賜與;分封。
考績有成,符策乃胙。 《隸續》
胙侑(賜以祭肉,贈以束帛,表示親近)
grant;
胙的國語辭典解釋
胙 zuò ㄗㄨㄛˋ
詳細解釋
名
◎祭祀所用的肉。
《說文解字 · 肉部》:“胙,祭福肉也。”
動
1.降福。
《國語 · 周語下》:“天地所胙,小而後國。”《漢書 · 卷一〇〇 · 敘傳下》:“德薄位尊,非胙惟殃。”
2.酬答。
《左傳 · 隱公八年》:“胙之土而命之氏。”《北周 · 庾信 · 哀江南賦》:“分南陽而賜田,裂東嶽而胙土。”
胙的兩岸詞典解釋
胙 zuò ㄗㄨㄛˋ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古代祭祀時用作供品的肉。
社日,四鄰並結宗會社,宰牲牢,為屋於樹下,先祭神,然後享其胙(南朝梁‧宗懍《荊楚歲時記‧二月》)。
2.《書》酬報;賜予。
分南陽而賜田,裂東嶽而胙土(北周‧庾信《哀江南賦》)。
3.姓。
胙字的翻譯
meat offered in sacrifice to one's ancestors
ソ ゾ サク ザク ひもろ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