胾字的意思和解釋
胾
⾁部 共12畫 半包圍結構 U+80FE CJK 基本漢字
胾字概述
〔胾〕字拚音是(zì),部首是⾁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胾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⿹𢦏肉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胾〕字倉頡碼是JIOBO,五筆是FMWY06 FAMW98 FAMW86 ,四角碼是4325.0。
〔胾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0F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022,UTF8:E883BE。
胾的意思
胾 zì ㄗˋ
基本解釋
◎切成大塊的肉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切成的大塊肉 胾,大臠也。從肉。——《說文》毛炰胾羹,籩豆大房。——《詩·魯頌·閟宮》左殽右胾。——《禮記·曲禮》。注:“殽,骨體也;胾,切肉也。殽在俎,胾在豆。”羹胾中別。——《管子·弟子職》胾四豆。——《儀禮·士虞禮》召條侯,賜食,獨置大胾。——《史記·絳侯周勃世家》
big piece of meat;
胾的國語辭典解釋
胾的兩岸詞典解釋
胾字的翻譯
minced meat; to cut meat into pieces
couper la viande en morceaux, viande coupée en dés
シ ししむ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