脯字的意思和解釋
脯
⽉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812F CJK 基本漢字
脯字概述
〔脯〕字拚音是(pú,fǔ),部首是⽉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脯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⺼甫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脯〕字倉頡碼是BIJB,五筆是EGEY06 ESY98 EGEY86 ,四角碼是7322.7。
〔脯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12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071,UTF8:E884AF。
〔脯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脯的意思
脯 fǔ ㄈㄨˇ
基本解釋
①肉幹。鹿~。兔~。
②水果蜜漬後晾幹的成品。果~。杏~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肉,甫聲。本義:幹肉。
2.同本義。
吾子淹久於敝邑,唯是脯資餼牽竭矣。 《左傳 · 僖公三十三年》謂加薑桂鍛治者謂之,不加薑桂以鹽幹之者謂之脯。 《周禮 · 天官》注
肉脯;牛脯;脯餼(幹肉和生肉);脯糗(幹肉和幹糧);脯臘(幹肉);脯棗(幹肉和棗類果品)
dried meat;
3.幹燥脫水的瓜果 。
桃脯;杏脯。
preserved fruit;
4.熟肉 。
脯羹(肉汁);脯酒(酒肉);脯肉(肉食);脯醬(肉醬)
meat;
動詞
◎製幹肉。
辜諫者,脯諸侯,俎方伯,剖人心,破人脛。 《抱樸子》
脯醢(古代把人做成肉幹或剁成肉醬的酷刑)
make dried-meat;
形容詞
1.枯幹的 。
脯田(專指嚴冬天寒地凍,土地缺乏養料時所耕之田)
dried up;
2.另見 pú。
脯的國語辭典解釋
脯 fǔ ㄈㄨˇ
詳細解釋
名
1.幹肉。
《論語 · 鄉黨》:“沽酒市脯不食,不撒薑食,不多食。”
鹿脯、肉脯。
2.經過糖漬再晾幹的果肉。
《晉書 · 卷六二 · 祖逖傳》:“玄酒忘勞甘瓠脯,何以詠恩歌且舞。”
桃脯、杏脯、瓜脯。
動
◎刑殺人後再把他的骨肉碎割,曬成肉幹。
《戰國策 · 趙策三》:“鄂侯爭之急,辨之疾,故脯鄂侯。”
脯字的翻譯
dried meat; preserved fruits
Brustkasten, Brustkorb (S)
fruit confit, tranche de viande séchée, viande séchée
ホ フ ブ ほじ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