腌字的意思和解釋

yān ā āng

⽉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814C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⽉ 部

12 畫

8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351113425115

yān,ā,āng

jim1

7421.6

U+814C

E8858C

BKLU

EDJN

腌字概述

〔腌〕字拚音是(yān,ā,āng),部首是⽉部,總筆數是12畫

〔腌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⺼奄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腌〕字倉頡碼是BKLU,五筆是EDJN,四角碼是7421.6

〔腌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14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100,UTF8:E8858C

〔腌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腌的意思

yān ㄧㄢ

基本解釋

用鹽浸漬食物。~肉。~菜。~製。~漬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形聲。從肉,奄聲。本義:用鹽浸漬食物。

2.同本義。

,漬肉也。 《說文》,酢,淹肉也。字亦作醃。 《蒼頡篇》

醃臘肉;醃陳(鹽漬久貯的食物);醃肉(指用鹽浸漬肉塊);醃胙(鹽醃的胙肉);醃造(用鹽或醬等浸漬加工魚肉蔬菜瓜果等);醃菜(用鹽浸漬的蔬菜);醃藏(醃漬儲藏);醃臘(把魚、肉等用鹽浸漬,然後風幹、熏幹。亦指醃製後風幹的魚、肉、雞、鴨等)

salt;

3.變咪。

兄長,已定這魚了,不中仁兄吃。 《水滸傳》

go bad;

4.另見 ā。

ā ㄚ

基本解釋

〈方〉[醃臢](—zā)不幹淨。

詳細解釋

另見 yān。

腌的國語辭典解釋

āng ㄤ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醃臢”條。

yān ㄧㄢ

詳細解釋

ā ㄚ

詳細解釋

(一)之又音。

腌的兩岸詞典解釋

āng ㄤ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醃臢】。

yān ㄧㄢ

詳細解釋

用鹽、糖等浸泡(魚、肉、蛋、蔬菜等)。同“”。

腌字的翻譯

salt, pickle; be dirty

gebundenes Morphem in 醃 臢: unsauber (Dialekt)​ (S)​, einpökeln, salzen , Beize, Essiggurke (S)

エン ヨ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