腯字的意思和解釋

dùn

⽉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816F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⽉ 部

13 畫

9 畫

左右結構

3511331225111

tú,dùn

dat1

7226.4

U+816F

E885AF

BHJU

ERFH

腯字概述

〔腯〕字拚音是(tú,dùn),部首是⽉部,總筆數是13畫

〔腯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⺼盾)組成。

〔腯〕字倉頡碼是BHJU,五筆是ERFH,四角碼是7226.4

〔腯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16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135,UTF8:E885AF

〔腯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腯的意思

tú ㄊㄨˊ

基本解釋

(豬)肥。

肥胖:“草木節解,鳥獸~膚。”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肥壯。多用以形容牲畜。

,牛羊曰肥,豕曰 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按,人曰肥,獸曰腯,此人物之大辨也。又析言之,則牛羊得稱肥,豕獨稱腯。”吾牲牷肥,粢盛豐備。 《左傳 · 桓公六年》鳥獸膚。 左思《吳都賦》

腯怪(肥胖粗笨的怪物);腯腯(肥胖結實的樣子);腯偉(魁梧);腯肥(古時祭祀用的豬。肥壯);腯成(茁壯成長);腯雞(閹雞)

fat and sturdy;

腯的國語辭典解釋

tú ㄊㄨˊ

詳細解釋

肥胖。

《左傳 · 桓公六年》:“吾牲牷肥腯,粢盛豐備。”晉 · 杜預 · 注:“腯,亦肥也。”《文選 · 左思 · 吳都賦》:“露往霜來,日月其除,草木節解,鳥獸腯膚。”

腯的兩岸詞典解釋

tú ㄊㄨˊ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豬肥壯;泛指牲畜肥胖。

吾牲牷肥腯,粢盛豐備(《左傳‧桓公六年》)。

腯字的翻譯

strong

gras (de cochon)​

トツ トチ ドチ トン ド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