膍字的意思和解釋
膍
⽉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818D CJK 基本漢字
膍字概述
〔膍〕字拚音是(pí),部首是⽉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膍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⺼𣬉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膍〕字倉頡碼是BHWP,五筆是ETLX,四角碼是7621.1。
〔膍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18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165,UTF8:E8868D。
膍的意思
膍 pí ㄆㄧˊ
基本解釋
①牛胃:“臘(臘)者之有~胲,可散而不可散也。”
②鳥胃。
③厚賜:“樂隻君子,福祿~之。”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本義:牛胃。
2.同本義 。
膍胲(牛胃與牛蹄。古代臘祭時的祭品。後比喻雖然需要但不必稱道的東西);膍胵(反芻動物的胃;鳥類的胃)
tripe of ox;
3.厚。
樂之君子,福祿膍之。 《詩 · 小雅》。毛傳:“膍,厚也。”
thick;
膍的國語辭典解釋
膍的兩岸詞典解釋
膍字的翻譯
(Cant.) 膍胵, gizzard and liver of domestic animals
ヒ ビ ヘイ ベ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