臧字的意思和解釋
臧
⾂部 共14畫 半包圍結構 U+81E7 CJK 基本漢字
臧字概述
〔臧〕字拚音是(zāng,cáng,zàng),部首是⾂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臧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⿵戕臣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臧〕字倉頡碼是IMSLL,五筆是DNDY06 AUAH98 DNDY86 ,四角碼是2325.0。
〔臧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1E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255,UTF8:E887A7。
〔臧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臧的意思
臧 zāng ㄗㄤ
基本解釋
①善,好。~否( pǐ )(褒貶,評論,說好說壞)。
②古代對奴仆的賤稱。~獲。
③同“赃”,贓物。
④姓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臣,戕( qiāng )聲。臣,奴隸。本義:男奴隸。
2.同本義。
臧與穀二人相馬牧羊 《莊子 · 駢拇》
臧聚(仆隸役夫);臧獲(古代對奴婢的賤稱);臧仆(精選和訓練駕禦帝王所乘五輅的役夫,使皆善其事)
slave;
3.成功。
執事順成為臧,逆為否。 《左傳》
success;
4.通“赃”。贓物。
家盡沒入償臧。 《史記 · 王溫舒傳》盜有臧者罰。 《鹽鐵論 · 刑德》。注:“臧同贓。”其羞辱甚於貪汙坐臧。 《漢書 · 伊賞傳》
stolen goods; booty; swag;
5.古地名 。故地在今陝西省渭水附近。
Zang, ancient place's name;
6.姓。
動詞
1.通“赃”。貪汙;行賄。
其羞辱甚於貪汙坐臧。 《漢書 · 尹賞傳》毀則者為賊,掩賊者為臧,竊寶者為宄,用宄之財者為奸。 《國語 · 魯語上》
臧汗(貪汙);臧物(贓物);臧賄(貪汙受賄);臧賂(賄賂);臧罪(貪汙受賄之罪)
bribe; accept bribes;
2.認為好,滿意。
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。 諸葛亮《出師表》
be satisfied be rest content;
形容詞
1.好的,美好的,善良的。
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? 《詩 · 邶風 · 雄雉》
臧不(善惡);臧貶(褒貶,品評高下)
good;
2.另見 cáng。
臧的國語辭典解釋
臧 zāng ㄗㄤ
詳細解釋
形
◎善。
《爾雅 · 釋詁上》:“臧,善也。”《詩經 · 邶風 · 雄雉》:“不忮不求,何用不臧。”唐 · 柳宗元《與呂道州溫論非國語書》:“輒乃黜其不臧,究世之謬。”
動
◎稱許、頌揚。
漢 · 王充《論衡 · 自紀》:“文德不豐,非吾所臧。”《晉書 · 卷四十九 · 阮籍傳》:“籍雖不拘禮教,然發言玄遠,口不臧否人物。”
名
1.奴隸、奴婢。
《荀子 · 禮論》:“君子以倍叛之心接臧穀,猶且羞之。”
2.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財物。
《漢書 · 卷九〇 · 酷吏傳 · 尹賞傳》:“終身廢棄無有赦時,其羞辱甚於貪汙坐臧。”
3.姓。如漢代有臧洪。
臧的兩岸詞典解釋
臧字的翻譯
good, right, generous; command
bon
ソウ ゾウ よ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