臬字的意思和解釋

niè

⾃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+81EC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⾃ 部

10 畫

4 畫

上下結構

會意字

3251111234

niè

jit6

2690.4

U+81EC

E887AC

HUD

THSU

臬字概述

〔臬〕字拚音是(niè),部首是⾃部,總筆數是10畫

〔臬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自木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

〔臬〕字倉頡碼是HUD,五筆是THSU,四角碼是2690.4

〔臬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1E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260,UTF8:E887AC

〔臬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臬的意思

niè ㄋㄧㄝˋ

基本解釋

箭靶子。

古代測日影的標杆。

標準,法式。圭~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箭靶。

,射準的也。 《說文》

target;

2.;引申為目標;準則。

所發無 張衡《東京賦》

臬極(準則;標準)

3.古代測日影的標杆。

陳圭置,瞻星揆地。 《石闕銘 · 序》

guidepost;

4.刑法;法度。

王曰:“外事,汝陳時,司師茲殷罰有倫。” 《書 · 康誥》

law;

5.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員 。

臬司(官名。即元的肅政廉訪司,掌管一路的司法刑獄和官吏考核的工作。後明、清的提刑按察司,也稱臬司,俗稱臬台或廉訪);臬使(即按察使);臬府(即臬司。指肅政廉訪使);臬憲(舊時對按察使的敬稱)

provincial judge;

6.終極。

其深不測,其廣無 漢 · 王粲《遊海賦》

terminal;

7.安裝在船側用以支架櫓的木樁。

如人搖櫓,為之礙故也。 宋 · 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
spile;

臬的國語辭典解釋

niè ㄋㄧㄝˋ

詳細解釋

1.箭靶子。

《文選 · 張衡 · 東京賦》:“桃弧棘矢,所發無臬。”

射臬。

2.古代測量日影方位的杆柱,用以計算時間。

《文選 · 陸倕 · 石闕銘》:“陳圭置臬,瞻星揆地。”《明史 · 卷二五 · 天文誌一》:“若表臬者,即考工匠人置槷之法,識日出入之影,參諸日中之影,以正方位。”

3.標準、法度。

《書經 · 康誥》:“汝陳時臬,司師茲殷罰有倫。”

奉為圭臬。

終、極限。

三國魏 · 王粲《遊海賦》:“其深不測,其廣無臬。”

臬的兩岸詞典解釋

niè ㄋㄧㄝˋ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箭靶。

箭臬、射臬。

2.古代測量日影方位,用以計時的標杆。

3.標準;法則。

奉為圭臬。

4.姓。

臬字的翻譯

law, rule; door post

loi, juge, cible

ゲツ ゲチ ケイ ケ ま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