芄字的意思和解釋

wán

⺾部 共6畫 上下結構 U+8284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6 畫

3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354

wán

jyun4

4451.7

U+8284

E88A84

TKNI

AVYU

芄字概述

〔芄〕字拚音是(wán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6畫

〔芄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丸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芄〕字倉頡碼是TKNI,五筆是AVYU,四角碼是4451.7

〔芄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28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412,UTF8:E88A84

〔芄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芄的意思

wán ㄨㄢˊ

基本解釋

〔~蘭〕多年蔓生草本植物,斷之有白汁,可食。葉對生,心髒形。花白色,有紫色斑點。莖、葉和種子均可入藥。

芄的國語辭典解釋

wán ㄨㄢˊ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芄蘭”條。

芄的兩岸詞典解釋

wán ㄨㄢˊ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芄蘭】。

芄字的翻譯

a sedgy plant

Metaplexis stauntonii, Metaplexis japonica (plante)​

カン ガ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