芧字的意思和解釋
芧
⺾部 共7畫 上下結構 U+82A7 CJK 基本漢字
芧字概述
〔芧〕字拚音是(xù,zhù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7畫。
〔芧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予)組成。
〔芧〕字倉頡碼是TNIN,五筆是ACNH06 ACNH98 ACBJ86 ,四角碼是4440.7。
〔芧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2A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447,UTF8:E88AA7。
芧的意思
芧 xù ㄒㄩˋ
基本解釋
◎櫟樹;亦指櫟實:“狙公賦~。”
詳細解釋
名詞
1.橡樹,櫟的一種。
先生居山林,食芧栗。(芧栗:橡實) 《莊子 · 徐無鬼》
oak;
2.橡實。
狙公賦芧。 《莊子 · 齊物論》。成玄英疏:“芧,橡子也,似栗而小也。”
acorn;
3.另見 zhù。
芧 zhù ㄓㄨˋ
基本解釋
◎三棱草,莖直立,三棱形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草名,亦名三棱,荊三棱 ,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生沼澤旁邊,莖三角形,高三四尺,外表光澤,中有白穰,柔如藤,可織物,花色濃褐。
蔣茅青芧。 《史記》
Yagara bulrush;
2.另見 xù。
芧字的翻譯
chestnut oak
Scirpis maritimus, petite châtaigne
ジョ チョ ショ ヨ とちのき どんぐり みく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