芪字的意思和解釋

chí

⺾部 共7畫 上下結構 U+82AA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7 畫

4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3515

qí,chí

kei4

4474

U+82AA

E88AAA

THVP

AQAB

芪字概述

〔芪〕字拚音是(qí,chí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7畫

〔芪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氏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芪〕字倉頡碼是THVP,五筆是AQAB,四角碼是4474

〔芪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2A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450,UTF8:E88AAA

〔芪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芪的意思

qí ㄑㄧˊ

基本解釋

〔黃~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莖橫臥地上,根可入藥。亦作“黃耆”。

〔~母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葉細長,花淡紫色,亦稱“知母”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“黃芪”的簡稱 ,是黃芪屬多年草本植物,奇數羽狀複葉,小葉卵形,花黃色,果為莢果,其根入藥。

membranous milk vetch;

芪的國語辭典解釋

qí ㄑㄧˊ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黃芪”條。

芪的兩岸詞典解釋

qí ㄑㄧˊ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黃芪】。

芪字的翻譯

celery

Stilben , Kräutergewächs (S, Bio)​, Bohnenstroh (Dialekt)​

stilbène

キ ギ ジ シ 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