苛字的意思和解釋
苛
⺾部 共8畫 上下結構 U+82DB CJK 基本漢字
苛字概述
〔苛〕字拚音是(kē,hē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8畫。
〔苛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可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苛〕字倉頡碼是TMNR,五筆是ASKF,四角碼是4462.1。
〔苛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2D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499,UTF8:E88B9B。
〔苛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苛的意思
苛 kē ㄎㄜ
基本解釋
①過於嚴厲。~刻。~毒。~求。~責。~待。
②繁重,使人難以忍受。~重( zhòng )。~捐雜稅。
③腐蝕性。~性(如氫氧化鉀、氫氧化鈉等能腐蝕皮膚及纖維之類的化學性質)。~性鈉(燒堿)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本義:小草。
2.同本義。
苛,小草也。 《說文》
little grass;
3.疥瘡。
疾痛苛癢。 《禮記 · 內則》
苛癢(疥瘡癢)
scabies;
4.病。通“疴”。
其形安而不移,能守一而棄萬苛。 《管子 · 內業》身無苛殃。 《呂氏春秋 · 審時》。注:“病也。”
苛殃(疾病和災患);苛疾(疾病)
illness;
形容詞
1.繁雜,煩瑣。
好苛禮。 《史記 · 酈生陸賈傳》內無苛慝。 《國語 · 晉語》。注:“煩也。”去煩蠲苛。 王褒《四子講德論》
苛禮(苛刻微細的禮節);苛難(以瑣事詰難);苛斂(煩重地征收賦稅);苛小(煩瑣細小。亦指繁雜細微之事)
miscellaneous;
2.狠虐、刻薄(側重於殘暴狠毒)。
弭其百苛。 《國語 · 楚語》。注:“虐也。”關市苛難之。 《韓非子 · 內儲說上》父老苦秦苛法久矣。 《史記 · 高祖本紀》苛政猛於虎也。 唐 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苛虐(苛刻虐待);苛法(煩瑣嚴厲的法令);苛吏(酷吏);苛求(過嚴過分地要求);苛征(橫征暴斂)
onerous; harsh;
3.沉重,劇烈 。
苛役(繁重的勞役);苛罰(重罰)
heavy; violent;
動詞
1.使…苛刻。
苛關市之征以難其事。 《荀子 · 富國》
be hard upon; be onerous;
2.煩擾,騷擾。
朝夕苛我邊鄙。 《國語 · 晉語一》
disturb; trouble;
3.通“诃”。譴責,責問。
大司空士夜過奉常亭,亭長苛之。 《漢書 · 王莽傳》
blame; accuse; censure;
苛的國語辭典解釋
苛 kē ㄎㄜ
詳細解釋
形
1.嚴厲、暴虐。
《禮記 · 檀弓下》:“苛政猛於虎也。”唐 · 李白《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》:“王虐忠助讒,苛虐厥政。”
苛刻。
2.煩瑣。
《史記 · 卷一〇八 · 韓長孺傳》:“今太後以小節苛禮責望梁王。”《後漢書 · 卷二七 · 宣秉傳》:“務舉大綱,簡略苛細,百僚敬之。”
3.急切。
晉 · 陸機《從軍行》:“隆暑固已慘,涼風嚴且苛。”
動
1.譴責。
《周禮 · 夏官 · 射人》:“不敬者苛罰之。”《漢書 · 卷九九 · 王莽傳中》:“大司空士夜過奉常亭,亭長苛之。”
苛責。
2.侵擾。
《國語 · 晉語一》:“以皋落狄之,朝夕苛我邊鄙,使無日以牧田野。”三國吳 · 韋昭 · 注:“苛,擾也。”
名
◎疾病。
《呂氏春秋 · 士容論 · 審時》:“凶氣不入,身無苛殃。”《禮記 · 內則》:“疾痛苛癢,而敬抑搔之。”
苛的兩岸詞典解釋
苛字的翻譯
small, petty; harsh, rigorous
ernst, streng
rigoureux, sévère
カ ガ ケ いらだつ からい こまかい いじめ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