茔字的意思和解釋

yíng

⺾部 共8畫 上中下結構 U+8314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8 畫

5 畫

上中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45121

yíng

jing4

4410

U+8314

E88C94

XTBG

APFF

茔字概述

〔茔〕字拚音是(yíng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8畫

〔茔〕字結構是上中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𫇦土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茔〕字倉頡碼是XTBG,五筆是APFF,四角碼是4410

〔茔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1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556,UTF8:E88C94

〔茔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茔的意思

yíng ㄧㄥˊ

基本解釋

墳墓,墳地。墳~。~地。祖~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土,熒( yíng )省聲。本義:墓地。

2.同本義。

,墓也。 《說文》,墓地。 《玉篇》,葬地也。 《廣雅》杜東。 《漢書 · 張安世傳》。注:“塚地也。”太皇太後詔外家王氏田非塚,皆以賦貧民。 《漢書》

塋樹(墓地上的樹木,多為鬆柏等)

graveyard;

3.墳。

在杭。 清 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
用黃土封塋;塋戶(受官府之命專事看守墳塋的民戶);塋墓(墳墓)

mound;

動詞

埋葬。

未欲於他山,就瘞於西壘之根。 宋 · 侯延慶《退齋筆錄》

塋葬(喪葬)

bury;

茔字的翻譯

grave, tomb, cemetery

tombe, cimetiè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