茬字的意思和解釋
茬
⺾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832C CJK 基本漢字
茬字概述
〔茬〕字拚音是(chá,chí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茬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在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茬〕字倉頡碼是TKLG,五筆是ADHF,四角碼是4421.4。
〔茬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2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580,UTF8:E88CAC。
〔茬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茬的意思
茬 chá ㄔㄚˊ
基本解釋
①莊稼收割後餘留在地裏的短莖和根。~子。麥~。
②同一塊田地上莊稼種植或收割的次數。頭~。
③短而硬的頭發、胡子。胡~子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艸,在聲。( chí )本義:草茂盛的樣子。
2.栽培植物(如麥子、玉米、苜蓿、豆或草)收割後餘留的殘株 。
麥茬。
stubble;
3.[量]∶指在同一塊地上,農作物種植或生長的次數 。
這塊地裏一年種幾茬。
crop;
4.一批,一組[人或事物] 。
又一茬新人成長起來了。
batch;
茬的國語辭典解釋
茬的兩岸詞典解釋
茬 chá ㄔㄚˊ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草盛的樣子。
2.草木或莊稼被割斷後,留在地裏的殘莖和根;也指斷口處。
麥茬、刨玉米茬兒、齊刷刷的新斷茬兒。
3.未刮淨或新長出的頭發、胡須的短根兒或碎段兒。
胡子茬兒紮人、把頭發茬兒撣幹淨。
4.指被打斷了的話頭或事情。
工作前後要接上茬、還接著剛才的話茬兒說。
5.量詞。用於計算同一塊田地裏農作物種植或收割的次數,一次為一茬。
種早晚兩茬、割了頭茬種二茬。
6.姓。
茬字的翻譯
harvest
chaume, éteule, récolte, opportunité
シ 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