茴字的意思和解釋
茴
⺾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8334 CJK 基本漢字
茴字概述
〔茴〕字拚音是(huí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茴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回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茴〕字倉頡碼是TWR,五筆是ALKF,四角碼是4460.0。
〔茴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3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588,UTF8:E88CB4。
〔茴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茴的意思
茴 huí ㄏㄨㄟˊ
基本解釋
◎〔~香〕a.多年生草本植物,葉分裂像毛,夏天黃色花,全株有強烈芳香,莖葉嫩時可食,子實可作香料,亦可入藥。通稱“小茴香”;b.常綠灌木,葉長橢圓形,初夏開紅花,果實八角形,可作調料或入藥,通稱“八角茴香”、“大料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茴香。
茴,茴香。 《玉篇》蘹香,北人呼為茴香,聲相近也。 《本草綱目》引蘇頌《圖經本草》
fennel;
2.該種植物種子,常用作香料。
aniseed;
茴的國語辭典解釋
茴的兩岸詞典解釋
茴字的翻譯
fennel, aniseed
Fenchel (S)
fenouil
ウイ カイ 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