茸字的意思和解釋

róng rǒng

⺾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8338 CJK 基本漢字

一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9 畫

6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122111

róng,rǒng

jung4

4440.1

U+8338

E88CB8

TSJ

ABF

茸字概述

〔茸〕字拚音是(róng,rǒng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茸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耳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茸〕字倉頡碼是TSJ,五筆是ABF,四角碼是4440.1

〔茸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3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592,UTF8:E88CB8

〔茸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

茸的意思

róng ㄖㄨㄥˊ

基本解釋

草初生纖細柔軟的樣子。綠~~的草地。

細柔的毛、發:“半脫紫~裘”。~毛。

指“鹿茸”(帶細毛的才生出來的鹿角,可入藥)~客(指鹿)。參( shēn )~(指人參和鹿茸)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形聲。本義:草初生時又細又柔軟) 同本義 茸,草茸茸貌。——《說文》 在闒茸之中。——司馬遷《報任安書》。注:“細毛也。” 又

茸壑(長著青草、苔蘚的山洞、土穴。

fine and soft;

名詞

1.鹿茸的簡稱。

河天月暈魚分子,槲葉風微鹿養 黃庭堅《詩》

young pilose antler;

2.柔細的毛 。

茸毛;茸茸

down;

3.刺繡用的絲縷。同“” 。

其桑其鬆,其杞其 《管子 · 地員》

茸線(刺繡用的絲線。即“絨線”)

velvet;

茸的國語辭典解釋

róng ㄖㄨㄥˊ

詳細解釋

1.草木初生時細柔的樣子。

《說文解字 · 艸部》:“茸,艸茸茸貌。”

2.散亂不整齊。

唐 · 李商隱《李肱所遺畫鬆詩書兩紙得四十韻》:“旖旎狐裘茸,鄒顛蓐發軟。”

1.草木初生時的嫩苗。

唐 · 韓愈、孟郊《有所思聯句》:“台鏡晦舊暉,庭草滋深茸。”

2.鹿茸的簡稱。因初生的鹿被有細短的毛,所以稱為“鹿茸”。

宋 · 黃庭堅《夏日夢伯兄寄江南》詩:“河天月暈魚生子,槲夜風微鹿養茸。”

3.鳥獸細柔的毛。

宋 · 蘇軾《正月一日雪中過淮謁客回作》詩二首之一:“水崖落屐齒,風葉亂裘茸。”

4.繡線。

明 · 高啟《效香奩》詩二首之一:“青瑣初空別恨長,繡茸留得唾痕香。”

rǒng ㄖㄨㄥˇ

詳細解釋

推入、推致。

《漢書 · 卷六二 · 司馬遷傳》:“而仆又茸以蠶室,重為天下觀笑。”

茸的兩岸詞典解釋

róng ㄖㄨㄥˊ

詳細解釋

1.草木初生細柔叢聚的樣子。

綠茸茸。

2.初生的小草。

新茸。

3.借指鳥獸細柔的毛。

裘茸。

4.鹿茸的簡稱。雄性梅花鹿等的幼角。表麵有茸毛,是名貴的中藥材。

茸字的翻譯

soft, downy; buds, sprouts

flaumig (Haar)​; saftig und zart (Gras)​; Bast (Hirschgeweih)​ (Adj)

fin, duveteux

ジョウ ジュウ ニュ たけ きの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