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字的意思和解釋

xún

⺾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8340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9 畫

6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352511

xún

seon1

4462.7

U+8340

E88D80

TPA

AQJF

荀字概述

〔荀〕字拚音是(xún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荀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旬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荀〕字倉頡碼是TPA,五筆是AQJF,四角碼是4462.7

〔荀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4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600,UTF8:E88D80

〔荀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荀的意思

xún ㄒㄩㄣˊ

基本解釋

傳說中的一種香草。

姓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艸,旬聲。本義:傳說中的草名。

2.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草 。

荀草(傳說中的香草。據說服之可以美容色)

a grass;

3.姓。

荀的國語辭典解釋

xún ㄒㄩㄣˊ

詳細解釋

1.國名。周代諸侯國,春秋時為晉所滅,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山西省新絳縣西。

2.一種草。

《山海經 · 中山經》:“青要之山有草焉,其狀如葌,而方莖黃華赤實,其本如稿本,名曰荀草,服之美人色。”

3.姓。如戰國時趙國有荀況。

荀的兩岸詞典解釋

xún ㄒㄩㄣˊ

詳細解釋

姓。

荀字的翻譯

surname; ancient state; plant

(nom de famille)​

ジュン シュ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