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字的意思和解釋

jīng

⺾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834A CJK 基本漢字

⺾ 部

9 畫

6 畫

上下結構

122113222

jīng

ging1

4440.0

U+834A

E88D8A

TMTN

AGAJ

荊字概述

〔荊〕字拚音是(jīng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9畫

〔荊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刑)組成。

〔荊〕字倉頡碼是TMTN,五筆是AGAJ,四角碼是4440.0

〔荊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4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610,UTF8:E88D8A

荊的意思

jīng ㄐㄧㄥ

基本解釋

古同“”。

荊的國語辭典解釋

jīng ㄐㄧㄥ

詳細解釋

1.植物名。落葉灌木。枝條可編籃筐,有牡荊、紫荊、黃荊多種。

2.荊木製成的鞭子,古代用作刑杖。

《史記 · 卷八一 · 廉頗藺相如傳》:“肉袒負荊,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。”

3.州名。中國古代九州之一,荊族居住的地方。參見“荊州”條。

4.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。

拙荊、寒荊。

5.姓。如戰國時燕有荊軻。

荊的兩岸詞典解釋

jīng ㄐㄧㄥ

詳細解釋

1.植物名。落葉灌木,葉子掌狀分裂,枝條柔韌,可以編筐、籃、籬笆等;果實可以做藥材。

2.荊條,古代用作刑杖。

負荊請罪。

3.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。

拙荊、寒荊。

4.春秋時楚國的別稱。

荊楚、荊王。

5.姓。

荊字的翻譯

thorns; brambles; my wife; cane

Brombeersträucher (S)​, Dornen (S)​, Jing (Eig, Fam)

gattilier ou baies

ケイ キョウ いば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