荸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⺾部 共10畫 上中下結構 U+8378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10 畫

7 畫

上中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1245521

but6

4440.7

U+8378

E88DB8

TJBD

AFPB

荸字概述

〔荸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0畫

〔荸〕字結構是上中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孛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荸〕字倉頡碼是TJBD,五筆是AFPB,四角碼是4440.7

〔荸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7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656,UTF8:E88DB8

〔荸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荸的意思

bí ㄅㄧˊ

基本解釋

〔~薺〕a.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在池沼或栽培在水田裏,地下莖扁圓形,赤褐色,肉白色,可食,亦可製澱粉;b.這種植物的地下莖,有的地區亦稱“烏芋”、“地梨”。

荸的國語辭典解釋

bí ㄅㄧˊ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荸薺”條。

bó ㄅㄛˊ

詳細解釋

(一)之又音。

荸的兩岸詞典解釋

bí ㄅㄧˊ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荸薺】。

荸字的翻譯

water chestnut

châtaigne d'eau

ホツ ボ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