莛字的意思和解釋
莛
⺾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839B CJK 基本漢字
莛字概述
〔莛〕字拚音是(tíng,tǐng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莛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廷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莛〕字倉頡碼是TNKG,五筆是ATFP,四角碼是4440.1。
〔莛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9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691,UTF8:E88E9B。
〔莛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莛的意思
莛的國語辭典解釋
莛 tíng ㄊㄧㄥˊ
詳細解釋
名
1.草莖。
《說文解字 · 艸部》:“莛,莖也。”《漢書 · 卷六五 · 東方朔傳》:“以筦闚天,以蠡測海,以莛撞鍾。”
麥莛兒。
2.房屋上的橫梁。
《莊子 · 齊物論》:“故為是舉莛與楹,厲與西施,恢恑憰怪,道通為一。”
莛的兩岸詞典解釋
莛字的翻譯
stalks of grasses, etc.
tige, brin d'herbe
テイ ジ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