莝字的意思和解釋

cuò

⺾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+839D CJK 基本漢字

三級漢字

⺾ 部

10 畫

7 畫

上下結構

1223434121

cuò

co3

4410.4

U+839D

E88E9D

TOOG

AWWF

莝字概述

〔莝〕字拚音是(cuò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0畫

〔莝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坐)組成。

〔莝〕字倉頡碼是TOOG,五筆是AWWF,四角碼是4410.4

〔莝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9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693,UTF8:E88E9D

〔莝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三級字表中。

莝的意思

cuò ㄘㄨㄛˋ

基本解釋

鍘碎的草:“置~豆其削。”

飼料草:“有論罪,輸掌畜官,使斫~。”

詳細解釋

動詞

鍘草 莝,斬芻也。——《說文》去菀陳莝。——《素問·湯液膠醴論》緩於小弱,急於豪強,有論罪,輸掌畜官,使斫莝。——《漢書·尹翁歸傳》

cut up fodder with a hay cutter;

名詞

鍘碎的草 置莝豆其前,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。——《史記》

chopped fodder;

莝的國語辭典解釋

cuò ㄘㄨㄛˋ

詳細解釋

被鋤碎的草。

《史記 · 卷七九 · 範雎蔡澤傳》:“而坐須賈於堂下,置莝豆其前,令兩黥徒夾而馬食之。”唐 · 陸贄《論裴延齡奸蠹書》:“樵蘇不繼,軍廄輟莝。”

割草、鋤草。《詩經 · 小雅 · 鴛鴦》“乘馬在廄,摧之秣之”句下漢 · 鄭玄 · 箋:“摧,今之莝字也。”

莝的兩岸詞典解釋

cuò ㄘㄨㄛˋ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鋤草。

2.《書》鋤碎的草。

樵蘇不繼,軍廄輟莝(唐‧陸贄《論裴延齡奸蠹書》)。

莝字的翻譯

to chop straw fine for animals

サ ザ きりわ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