莨字的意思和解釋
莨
⺾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+83A8 CJK 基本漢字
莨字概述
〔莨〕字拚音是(làng,láng,liáng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莨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良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莨〕字倉頡碼是TIAV,五筆是AYVE06 AYVU98 AYVE86 ,四角碼是4473.2。
〔莨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A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704,UTF8:E88EA8。
〔莨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莨的意思
莨 liáng ㄌㄧㄤˊ
基本解釋
◎〔薯~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地下塊莖。塊莖含有膠質,可用來染棉、麻織品,如“~~綢”(亦稱“香雲紗”、“拷紗”)。
詳細解釋
1.——“薯莨”( shǔliáng ):薯蕷科多年生纏繞藤本。地下具塊莖,內含膠質,可作染料。
2.另見 láng;làng。
莨 láng ㄌㄤˊ
詳細解釋
名詞
1.狼尾草 。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秋冬莖頂抽紫黑色具剛毛穗狀圓錐花序,形似狼尾。嫩時作飼料。
莨,莨草也。從草,良聲。 《說文》其卑濕則生藏莨。 《史記 · 司馬相如傳》
莨尾(植物名。即狗尾草);莨莠(莨和莠,是兩種野草。常用以喻邪惡之人,或用以指雜草叢生的地方)
Chinese penni-setum;
2.另見 làng;liáng。
莨字的翻譯
herb, Scopolia japonica
Scopalia japonica maxin
ロウ リョウ たば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