莳字的意思和解釋

shí

⺾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+83B3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10 畫

7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2511124

shí

si4

4464

U+83B3

E88EB3

TADI

AJFU

莳字概述

〔莳〕字拚音是(shí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0畫

〔莳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時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莳〕字倉頡碼是TADI,五筆是AJFU,四角碼是4464

〔莳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B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715,UTF8:E88EB3

〔莳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莳的意思

shì ㄕˋ

基本解釋

移植。~田。

栽種。~花。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移栽[植物]。

,更別種也。從草,時聲。 《說文》,種也。 《廣雅》。按,分秧勻插蒔。播時百穀,以時為之。 《虞書》秧根未牢未匝,照管鵝兒與雛鴨。 楊萬裏《插秧歌》

蒔秧(插秧)

transplant;

2.栽種。

廬下雜花。 王夫之《小雲山記》

蒔樹(栽樹)

cultivate; grow; plant;

3.另見 shí。

shí ㄕˊ

基本解釋

〔~蘿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果實橢圓形,可做香料,亦稱“小茴香”。

(蒔)

詳細解釋

1.蒔 shí。

2.另見 shì。

莳字的翻譯

transplant; plant; dill, Anethum graveolens

errichten, setzen

croître, transplan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