菀字的意思和解釋

wǎn yùn

⺾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83C0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11 畫

8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44535455

wǎn,yù,yùn

jyun2

4421.2

U+83C0

E88F80

TJNU

APQB

菀字概述

〔菀〕字拚音是(wǎn,yù,yùn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菀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宛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菀〕字倉頡碼是TJNU,五筆是APQB,四角碼是4421.2

〔菀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C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728,UTF8:E88F80

〔菀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菀的意思

wǎn ㄨㄢˇ

基本解釋

〔紫~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莖高二米餘,葉有鋸齒。根和根莖可入藥。

草木茂盛的樣子。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茂盛的樣子。

彼桑柔。 《詩 · 大雅 · 桑柔》。傳:“菀,茂貌。”其特。 《詩 · 小雅 · 正月》

exuberant; flourishing; luxuriant; thick;

2.另見 yù。

yùn ㄩㄣˋ

基本解釋

古同“”,鬱結,積滯。

yù ㄩˋ

詳細解釋

形容詞

1.茂盛。

彼桑柔,其下侯旬。 《詩 · 大雅 · 桑柔》

菀枯(草木的茂盛與枯萎。比喻人的榮辱、優劣)

luxuriant;

2.枯病 。

菀柳(枯敗的柳樹。比喻腐敗的政治)

withered;

3.通“”。鬱結 。

菀結(鬱結,積結);菀熱(鬱積熱氣)

gloomy;

4.另見 wǎn。

菀的國語辭典解釋

wǎn ㄨㄢˇ

詳細解釋

植物名。卷柏科卷柏屬,多年生常綠草本。葉似扁柏呈密生鱗狀,先端有刺毛,多生於山地岩壁中。可供觀賞及藥用。

yuàn ㄩㄢˋ

詳細解釋

園林。

《管子 · 水地》:“地者,萬物之本原,諸生之根菀也。”《漢書 · 卷八六 · 王嘉傳》:“詔書罷菀,而以賜賢二千餘頃,均田之製從此墮壞。”

yù ㄩˋ

詳細解釋

茂盛的樣子。

《詩經 · 小雅 · 小弁》:“菀彼柳斯,鳴啁嘒嘒。”《楚辭 · 劉向 · 九歎 · 憂苦》:“菀彼青青,泣如頹兮。”

凝結、鬱積。

《楚辭 · 劉向 · 九歎 · 惜賢》:“芳若茲而不禦兮,捐林薄而菀死。”

菀的兩岸詞典解釋

wǎn ㄨㄢˇ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紫菀】。

yù ㄩˋ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茂盛。

菀彼桑柔,其下侯旬(《詩經‧大雅‧桑柔》)、菀彼青青,泣如頹兮(《楚辭‧劉向‧九歎‧憂苦》)。

菀字的翻譯

luxuriance of growth

Wan (Eig, Fam)

ウツ エン ウチ オン オチ エツ ウン しげる つむ むすぼれ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