菆字的意思和解釋

zōu cuán chù cóng

⺾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83C6 CJK 基本漢字

⺾ 部

11 畫

8 畫

上下結構

12212211154

zōu,cuán,chù,cóng

zau1

4414.7

U+83C6

E88F86

TSJE

ABCU

菆字概述

〔菆〕字拚音是(zōu,cuán,chù,cóng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菆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取)組成。

〔菆〕字倉頡碼是TSJE,五筆是ABCU,四角碼是4414.7

〔菆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C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734,UTF8:E88F86

菆的意思

zōu ㄗㄡ

基本解釋

麻稈:“禦以蒲~。”

草席。

好箭:“左射以~。”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麻稈。又泛指草莖。

禦以蒲 《儀禮 · 既夕禮》

hemp stalk; herb stem;

2.好箭。

左射以 《左傳》

菆矢(利箭)

fine arrow;

chù ㄔㄨˋ

基本解釋

鳥巢。

cuán ㄘㄨㄢˊ

詳細解釋

動詞

1.堆聚 。特指把木材堆聚在靈柩的周圍。引申為停放靈柩。

菆塗。

pile up;

2.借指靈柩 。

菆塗。

coffin;

菆的國語辭典解釋

zōu ㄗㄡ

詳細解釋

1.草莖。

《集韻 · 平聲 · 侯韻》:“菆,莖也。”《儀禮 · 既夕禮》:“禦以蒲菆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蒲菆,牡蒲莖。”

2.好箭、利箭。

《左傳 · 宣公十二年》:“樂伯曰:‘吾聞致師者,左射以菆。’”晉 · 杜預 · 注:“菆,矢之善者。”

雜草叢生的。

《文選 · 潘嶽 · 西征賦》:“感市閭之菆井,歎屍韓之舊處。”

菆的兩岸詞典解釋

zōu ㄗㄡ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草莖。

禦以蒲菆(《儀禮 · 既夕禮》)。

2.《書》好的箭;鋒利的箭。

吾聞致師者,左射以菆(《左傳‧宣公十二年》)。

3.《書》雜草叢生的。感市閭之菆井,歎屍韓之舊處(《文選‧潘嶽‧西征賦》)。

菆字的翻譯

jungle

Pfeil, Richtungspfeil (S)

flèche, mauvaises herbes

シュウ シュ サン ザン ソウ ズ 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