菔字的意思和解釋

⺾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83D4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⺾ 部

11 畫

8 畫

上下結構

形聲字

12235115254

fuk6

4424.7

U+83D4

E88F94

TBSE

AEBC

菔字概述

〔菔〕字拚音是(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1畫

〔菔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服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菔〕字倉頡碼是TBSE,五筆是AEBC,四角碼是4424.7

〔菔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D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748,UTF8:E88F94

〔菔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菔的意思

fú ㄈㄨˊ

基本解釋

〔蘆菔〕蘿蔔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菔,蘆菔,似蕪菁,實如小尗者。”《後漢書•劉盆子傳》:“掘庭中蘆菔根,捕池魚而食之。”

兵器袋。《集韻•屋韻》:“菔,刀劍衣。”

詳細解釋

——“萊菔”( láifú ):蘿卜 【漢典】。

菔的國語辭典解釋

bó ㄅㄛˊ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蘆菔”條。

fú ㄈㄨˊ

詳細解釋

參見“萊菔”條。

菔的兩岸詞典解釋

fú ㄈㄨˊ

詳細解釋

參見【萊菔】。

菔字的翻譯

turnip

navet

フク ホク ボク ブク